海口市机关幼儿园

李丹丹

摘 要: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班级事务的日常管理中,为了追求效率,常会出现培养对象较为单一的现象;在教学管理中,不太重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行为的培养。究其原因,为教师与幼儿自身的局限,以及教师榜样示范效果不明显等。根据教师的培养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将合作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幼儿身上;(二)老师之间相互合作,树立同伴合作榜样,培养合作意识;(三)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培养。
关键词:班级管理;合作意识;培养策略;
一、导论
1.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尤其需要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品质的人才。然而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交往对象较为单一,在家庭中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较少,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因此,独生子女的思考方式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分享,更缺乏合作意识。在幼儿园,幼儿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同伴,并互相交往,所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从幼儿园环境入手更有实际意义。同时,大班幼儿相较于小中班幼儿而言,其身心发展水平和动手能力相对较高,更容易发生合作行为。而且“5~6岁是幼儿合作本质认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我选择了大班的幼儿进行合作意识培养研究。
2.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为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班级管理、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策略提供理论帮助,为研究幼儿社会交往、合作意识提供研究素材。
对自身的意义——班级管理是每个幼教者必然面对的事情。在做好班级管理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发展,尤其是培养幼儿同伴合作意识对于一线幼教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3.已有相关研究及其局限与本文着眼点
(1)已有相关研究
    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关于同伴关系,皮亚杰认为:“正是产生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情感的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视野。”幼儿的同伴关系影响着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水平。
    影响幼儿合作意识发展因素的研究——国外有研究表明,影响幼儿合作意识发展的因素中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幼儿社会认知发展水平,情绪情感的发展和语言发展方面等。“Lafrenier(1996)研究认为,儿童自我中心的认知倾向不仅妨碍其探索世界的活动,而且影响其同伴交往和合作,而儿童不断发展的对主客体关系的认知则能有效的促进其和同伴的合作发展。”而客观因素是除幼儿自身的外在事物影响因素。“迈慈和库克的研究发现,儿童间友谊的建立有助于彼此间的合作性,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