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鸟食罐,其中不乏精品。一位朋友说,当时一堂乾隆青花鸟食罐卖过50元,买主是香港人。由于这种买卖,龙潭湖鸟市曾被公安局和文物局多次查抄。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河北雄县等地农民,用自行车驮上两个大筐,装着十里八乡收来的老瓷器,十辆八辆结队,半夜出发,往地安门、虎坊桥等文物商店送货。“车队”来得早,这些商店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排起长队。在这些队伍旁边,经常“傍”着一群城里人,与农民搭讪、闲聊。这都是北京玩古玩的“先行者”。当时文物商店收货,出价很低,一对“三百件”瓷瓶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收购条件也十分苛刻,稍有伤残,即被拒收。而门外那些“先行者”,则伺机过来谈价,把农民卖不出去的货截留下来。北京最早的一批古玩商,大都记得“追大筐”时代,那应该算是北京古玩市场的“史前期”。
    北京的古玩市场自来有一个传统,就是古玩生意混杂在日用旧货买卖之中,解放前的“鬼市”就是这种状况。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旧货市场在宣武公园北门形成,逢周四开市。因为那时北京按区轮休,宣武区周四休息。整整一条街都是旧货,包括自行车零件、日用杂物,古玩摊儿也混在其中。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古玩艺术品交易量大增,北京于是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古玩市场。首先因管理者对宣武公园古玩市场的挤压,迫使古玩商们向北移动,聚集到长椿街国华商场西侧。这个市场最初和卖菜的杂处,后来竟挤走菜摊儿,有了相当规模。当时在那里摆摊儿的朋友回忆,为防止被查抄,地上铺一块布,上面摆几样东西,一有风吹草动,把布的四角一抓,提起来就跑。
    几乎与此同时,在东城区的鼓楼,也出现了古玩市场,它与卖爆肚等小吃的摊子为邻。不久竟有了质的跨越,市场搭起专设的棚子,古玩摊儿成了古玩店。有位当年在鼓楼做古币生意的朋友告诉我,警察曾一次没收了他几十枚古币,让他到公安局去领,他笑着说:“那时我可没那个胆儿。”有朋友还记得,当时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经常出没在这里的摊店之间,他是造诣很深的古玩收藏家,有时一天来好几趟,随身还带着一只小猴。这个市场开了几年,却始终没得到文物部门的正式许可。
    大约就在这时,由于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古玩商突然来了一次“十字军东征”,几乎是集体向东,迁到了朝阳区的沙板庄,这片长满杂草的地方,即现在的北京古玩城的原址。这前后,距沙板庄西北一箭之地的一片土坡上,也出现了一个市场,这就是现在潘家园市场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