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听听持针的技法,进针的道理,以及纵针而不持或舍针而不用的缘故。还有,怎样展平皮肤而使腠理张开?再有,经脉屈折运行,出此入彼,脉气到什么地方出?到什么地方止?到什么地方快?到什么地方慢?到什么地方入?六腑之气输注全身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些我都想了解一下。此外,也请约略谈谈经脉分道别行以及它与阴分、阳分或离或合的情况,它们或离阳而入于阴,或别阴而入于阳,这都是从什么通道运行的呢?我也想详细听听其中道理。

  岐伯说:你问的这些,针刺的技艺、法则,全都包括其中了。

  黄帝说:我想都听一听。

  岐伯说:手太阴肺经的脉气,出于拇指的尖端,由此向内屈折而行,沿着白肉际,到拇指本节之后的太渊穴迟留而浮动,再向外屈折而行,上于本节以下,又屈而向内,在鱼际穴与诸阴络会合,手太阴、手少阴、手心主数条经脉合并流注,其气滑利,伏行在手鱼骨之下,又屈而向外,出于寸口而上行,至肘的内侧,进入大筋之下,屈而向内,上行于臂臑内侧,进入腋下,再屈折向内,趋走于肺脏。这就是手太阴肺经顺行走向而逆数的屈折运行情况。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经的脉气,出于中指尖端,屈而向内,循着中指内侧上行,留于掌中,伏行在中指本节与食指本节两骨之间,又屈而向外,出前臂掌侧两筋之间及腕关节骨肉之际,其气行滑利,去腕上行三寸,又屈而向外,出行于两筋之间,上至肘的内侧,入于小筋的下方,迟留在两骨会合处,而后上行入于胸中,在内连络着心脏的经脉。

  黄帝问:手少阴经脉独无腧穴,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手少阴是心脏的经脉,心脏是五脏六腑的大主宰,是精神的藏居之处,它的器质坚固,外邪不能侵入,如外邪侵入,心脏就会受到伤害,心脏为外邪所伤,则精神离去,精神离去则人死亡。所以,各种外邪留止于心脏的,实则都是留止于心包络,心包络是心脏所主宰的经脉,既然有手厥阴心包络经代替手少阴心经受邪,所以手少阴经脉独无腧穴。

  黄帝问:手少阴心经独无腧穴,就不生病吗?

  岐伯说:它行于四肢及浅表的部分有病,而心脏本部无病。所以,当手少阴心经的外经有病时,取心经在掌后锐骨之端的神门穴针治。其余各条经脉的出入屈折及脉气运行的快慢,都象手太阴经、心包络经那样。所以,属于某经的腧穴,都应根据该经脉气的虚实疾徐而选用它,也就是所谓因其充盛而泻之,因其衰弱而补之,如此,则邪气可以除去,真气得以坚固,这就叫做“因天之序”。

  黄帝问:持针有纵舍之法,是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