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童年二度痛失亲人

    鸿安果然没有辜负母亲的期待。
    进入学堂时鸿安虽已8岁,但仍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开学第一天,老师看到他小小的个头,便让坐在第一排。虽然个头小,成绩却不差。他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前几名。
    按照村里的习俗,孩子上学堂都要有学名。鸿安上了学堂,也该有学名了。这天娘和奶奶一边做饭,一边商量该为鸿安取什么学名,母女正在为此头疼时,侯振信的大姐凑上去说道,“不如为小弟取名‘侯振强’吧,寓意二弟强强壮壮,健健康康。” “大姐取得名固然好,但是,我觉得还是叫侯振信好。” 奶奶、母亲和大姐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他们回头一看,原来,刚好侯振信放学回来了。大姐对着侯振信说,“弟弟,这是为什么?”“奶奶不是经常说,‘人无信而不立’吗?”听了侯振信的话,奶奶、母亲和大姐都笑了,她们纷纷点点头。
   从此,鸿安便改名为“侯振信”。除了亲人,没有人再称呼鸿安的乳名,学名侯振信逐渐代替了鸿安。
   1956年,侯振信上小学三年级,有一天老师把他叫到教室外,说:“侯振信,你二爷不行了,你赶紧回去一趟,见上最后一面。”
    侯振信头一懵,立刻回家了。
    一路上,他总想着二爷的音容笑貌。爷爷过世十年了,这十年,是二爷看着他长大,二爷对他而言,就是他的亲爷爷。自二爷把父亲侯丰岗过继为儿子后,家里终于有了个成年男人操持外面大大小小的事。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二爷便带着尚未成年的鸿安去吃饭。
    鸿安五岁才开始学说话。此前,村里人都认为他是哑巴。唯独二爷有他自己的看法,他鼓励鸿安学说话,并说,“只要你用心学,二爷相信你很快就会讲话。”他给鸿安讲了两个故事:明朝有个王阳明,五岁才开始学说话,后来成了大思想家,说不准鸿安日后也像他一样有出息呢。说近点,咱乡西庄村有个小孩叫高出,十岁前不会说话,十一岁时随他爹去山里干活,突然高叫“出,出,出”。他爹高兴地跑去看,见他指着一只正从洞里钻出来的癞蛤蟆,直喊,“出出出”。他爹就给他改名“高出”。后来,聪明又健壮,读书好,练武棒,文武双全,战功卓越,竟当了皇帝,被称为马上皇帝。可惜有一次,他带兵外出打仗,敌人太多,最后只剩他一个,他奋力拼杀,还是因寡不敌众而累死在马上。高出死后仍威武地坐在马上。敌人远远看着不敢接近,直到看到有只鸟站在他帽子上不飞走,才知道他死了。二爷的这些话,在鸿安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不但不为自己当时不会说话气馁,反而受到鼓励,立志学习说话。很快,他学会了说话。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