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海日记

邢增仪


(1988—1993)

    1988年,作者由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前来海南注册“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亲身感受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热潮。

1月17日

    今天又见椰树又到海口,又住进了五指山宾馆。这次旅程真是从未有过的艰辛。因海南炙手可热,机票紧张得一塌糊涂。只好从重庆飞桂林,桂林飞广州,从广州坐大巴到海安,再过海峡,中途折腾六天。我因要准备电大考试,一路背书,听录音,时间没浪费,只是六天都头昏脑胀,要吐不吐的,难受极了。特别过海时,四级风浪,许多人都吐得翻肠倒肚,客舱里脏得脚都下不去,雷翔、吴老师紧闭着眼,咬着牙在硬挺,看着他们才知什么是“面如死灰”。我还是老办法,站在甲板上,迎着风浪,放眼四望,想象着自己是骑着马奔驰在高山峻岭,心随波涛起伏,气随浪潮翻卷,这样才硬挺了九十分钟。我身边一个北京来的小姑娘连胆汁都吐光了,她说不如跳下去淹死算了。
    安顿好,给××打电话,人不在,说是“出发”了,海南人说出差为“出发”,大概是打仗打的。×主任也不在,只好先休息。晚饭我请客,谁叫我是海南籍。第一次那么丰盛,炒粉、蕃茄汤、青椒肉片,加积鸭,共十七元。
    饭后去街上逛,见人骤然比上次来时多起来,熙熙攘攘的,而且猛然见好几个在路边卖煎饼和抄手的竟是那么年轻,还有一个戴着眼镜的在吆喝。走过以后,突然感到似曾相识,啊,这不正是《中国青年报》报道的十万人才下海南吗?
    于是一阵心悸之后大叫“他们是大陆来的!”马、雷同吃一惊,返身去问,果然。两男一女,学外语、中文、管理的。问来了多久,答:“去年”,问找到工作没有,答:“这不是吗”。问可否拍照,说一天照的人不少,但不可发表,自己无所谓,怕父母受不了。父母都以为自己儿女是个人才,早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呢。再问为什么这样干,那戴眼镜极腼腆的女孩答:“为了传播中原文化。”为了表示理解我们花六毛钱买了三个又小又薄的煎饼。又往前走,人更多了,真是“特殊市场”,有互通情报的,有互吐衷肠的,有慷慨陈词的,还有一个在大讲他认为搞一个中国最大演出中心的重要。
    另一伙人在谈出版问题,问及知是湖南出版社的,说是要出一本《进入海南指南》,印五十万册。说其中包括指导人们在未找到工作之前如何保持卡路里,具体到什么地方买炼乳最便宜,因为他们认为在海南炼乳蘸馒头是最佳选择。
    还有人说有人吃了安眠药,有人跳了大东海,有女大学生做了“地下工作”……问既这样为什么不回去?有人立即慷慨而悲壮地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