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天堂

邢增仪


    都说孩子是人类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可每当我看到我身边的许多孩子笑都不会笑了,就是即便笑,那笑容竟会是那样的苦涩、勉强;如果我们再深入到他们的内心,窥视到他们幼小的心灵早就因为升学、考试、攀比、不公正的待遇而扭曲重重、伤痕斑斑时,每个父母的心不仅要痛,而且要碎了。
    可在欧洲我却遇到了另外一种状态的孩子:他们或是在参观,或是在游玩,或是在野外奔跑、游戏……他们的脸上阳光灿烂,他们的行为无拘无束,他们的激情、奔放全是从灵魂深处往外迸发的,他们的幸福和欢乐感染着看见他们的每一个人,为此我不由自主一次次举起了相机,在街头、在游艺场所、在广场拍下了大量的她们笑颜如花的照片。
    同样是孩子,同样是儿童的天性,为什么情况会迥然不同?就这个问题我详细咨询过我们的导游和在欧洲的亲友,她们这样告诉我:由于教育体制不同,一切皆不同,在欧洲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考试、升学、就业或者父母强加给他们的种种负担。
    就拿西德来说,国家是十年义务教育,十年读完就相当于我们国家高中毕业了。这个义务教育西德是从1900年开始实行的,所以西德人可以自豪地讲他们国家已经一百年没有文盲了。也就是说像我们那幅家喻户晓的大相片“我要读书”所拍摄的那双充满渴求、痛苦的大眼睛,他们是一百年不曾见过了。
    十年教育里面小学是四年,中学是六年。小学四年中没有教育大纲更没有考试,小学下午是不用上课的,家庭作业也非常少,儿童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玩,如果一个星期父母不带孩子出去玩一次,孩子还可以状告父母。
西德小学教育主要是启发式教育,讲师教得非常活,学生也学得非常活。学生可以自由提问,可以不必像木偶一样坐着,甚至觉得完全无趣时可以跑出去。可正因为这样教师才更要有真才实学,正因为这样学生才在小学四年既学到了东西又不会丧失天性。
    小学升中学也没有负担,不用考试,也没有什么重点学校、重点班,从而就不会让孩子从小就分成三流九等,造成人格畸形和无端的沉重负荷。只要学习能跟上就升入中学,如果自己认为跟不上就再读小学就是了。
十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如果还想读大学便参加会考并提出申请。如果会考通过,你申请上的大学又恰好需要,那便如愿以偿。可大学毕业是从不包分配的,要想毕业后进一个好企业并想立住脚,那就全凭真枪实弹了。所以一般来说年轻人一升入大学就会刻苦、努力,这和我们国家小学生的书包沉过大学生,大学生反而松泄、不努力的现象截然不同。
    上大学是不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