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个“海捞王”


唐精蓉

    写张锐的人不少,其中不乏大家。在他们的笔下,张锐或被“专家”的光环所笼罩,或被冠以“先行者”等雷人的名头。我眼中的张锐是个奇人,一个知识不多却能把令不少饱学之士都感到棘手的关于文化的那点事折腾出大动静来的奇人。
    张锐首先是个玩家。年少时的他玩功夫,一不留神玩到了全国拳击和散打冠军。在湖北老家玩得不过瘾的他,高中毕业那年几乎是一路流浪上了海南岛。豪爽仗义,见义勇为,一年后,“闯海镖师”声名远播;又过了一年,海南武警总队便多了个“张教头”。
    张锐的兴趣从功夫转向收藏,看似偶然,实则情之所至。出于猎奇心理,张锐跟朋友去琼海潭门收海捞物。见到海捞瓷的一刹那,他打小对古代器物那种天生的痴迷被唤醒了——
    幽暗的海底中你只顾枕着时间酣睡
    美丽的青花被完好地保存
    ……
    你只是简单地想要到达一个地方
    几百年前约定今日到港
    海捞瓷
    年迈的新嫁娘
    这时你该如何找到你旧日的情郎
    ……
    张锐不懂诗,但诗人林榕庆的这些文字却触动了他内心最柔弱的神经。面对这些在海底沉睡了太久太久、容颜蒙尘、肢体不全的瓷片,张锐突然有种想流泪的冲动。他为一种或许连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情感所震撼——美,让他心痛的残缺的美!张锐固执地以为,这些瓷片是有生命的。这些有生命的瓷片几百年前一定与自己有着难解之缘。
    从那以后,张锐疯狂地迷上了海捞瓷。
    见过张锐收海捞瓷的场面。此时的他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收藏者了,对所有见到的海捞瓷,一定志在必得,不管花多大的代价。他一边看似漫不经心地和卖家砍着价,一边却下意识地不时打量着那些碎片,两眼迸射出掩饰不住的奇异的光,仿佛见到失散多年的儿子……
    随着与业内资深人士交流的增加,张锐对海捞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认识到这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遇难沉船所遗留下来的各时期的外销瓷,不仅珍藏着那段神秘的历史真相,成为解密”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证物,同时有着很高的文化、收藏价值。它们历经沧桑,书写着惊世的传奇;它们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传播了东方的文明与智慧。
    此时的张锐对海捞瓷的认识,已从当初懵懂的感动上升到冷静的理性思考。他开始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关注和收藏海捞瓷。他理解了海捞瓷是一种文化符号,理解了“残而不失其美”、“大悲即大美”的审美取向。也是从那时开始,他强烈地意识到了一种责任,那就是不遗余力地保护海捞瓷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张锐豁出去了,为了海捞瓷。房子卖了,车子也卖了……他既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