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地指出国昌杰的缺点,又吩咐小俞在工作中多带他一带。这事就这么定了。

    转眼到了秋天。中秋节和国庆节赶在一起,晚饭后打字员小筱一个人躲在打字室抹眼泪。至砺问,“谁欺负你啦?”小筱“哇”的一声哭出声音来,说,我想妈妈了。至砺有点哭笑不得,不过也很自然,这孩子跟自己女儿大小差不多。这一代青年,哪像我们年轻时那样?哥哥参军还没满十六周岁。更不能跟老一代相比,父亲离家出来学徒才十七岁,岳父出版第一本诗集,轰动文坛也只有十九岁。于是像哄孩子似的说:
“走,我带你们去海边看月亮。”
    小筱一高兴,破涕为笑,眼泪没擦,蹦起来那么一吆喝,七八个青年拥着杜至砺向楼下跑,摩托车、单车,排起串来直奔滨海大道海滩。
    他们捡来干树枝、椰树叶,点燃一堆篝火,围着篝火又是唱有是跳。天不作美,忽然落下瓢泼大雨,中秋月没有赏成,反倒淋了一群落汤鸡。大家很高兴,谁也不想回去,原本带来铺在地下的塑料布,有了新用途,几个人扯起来,把至砺遮在下面,继续唱啊,跳啊,这种气氛让至砺别提有多感动。
唱够了,跳够了,返回华发酒楼。
    小俞焦急地埋怨:“龟儿子,你们都跑到哪里去喽!叫我等的好惨呐!”
原来邓副总通知下来,明天安排了一个中秋暨国庆联欢晚会。三家联欢,另外两家分别是,省直一个单位和一家大型全民企业团委,海华发集团算外资企业,省里还有领导参加。邓副总吩咐一定要准备好节目,充分反映我们企业的精神面貌。小俞传达完,大家又是一阵欢腾。青年们没有一点扭捏,能唱的,能跳的,自告奋勇,凑了不少节目。
     共同的战斗生活,至砺已经成了孩子头,也卷进晚会的准备之中。他说:
“我看这些节目都不错,只是缺少了一个创作节目,最好有一个能反映公司青年闯海南内容的,把自己的生活搬上晚会。”
     小筱抢着说:“谁来创作呀?再说只剩下一天时间啦!”
     就在这时,都雅安回来了,还带回一个朋友,他介绍给大家:
    “这是我上岛后认识的哥们儿——鲁亦民。”
    至砺和来客四目相对,都愣住了。来者正是浙江那个出版社的编辑鲁亦民。当年为了出版岳父遗著,他还是冒了风险的。至砺很是钦佩他的眼光、胆略和才干。而鲁亦民早伸出双臂来了个西方礼节,紧紧抱住至砺双肩,又回过头对大家说:
   “这是我的老大哥,真是要昏倒啦!怎么在这里不期而遇?宇宙有时是那么大,有时又是这么小!”
两个人还没来得及诉说别情,鲁亦民早已被热烈的情绪所感染,很动情地说:
   “创作节目的事,包在我和杜工身上啦!也算是我老鲁献给在座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