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玩了几天。当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张光面前时,一瞬间他们之间的感情发生了质的变化。那次也是在一只小船上,不过不是昆明湖而是玄武湖。当张光提出那个问题时,周明德却以予料不到的冷静回答说:
    “我刚刚考上大学,生活对我来说还没有真正开始。不错,在我所见到的男人中,我确实非常喜欢你,可是今后在同学和老师中,呶,如果接触时间长了,产生了更深的感情,怎么办?”
在张光看来,周明德真的长大了,思想和身体一样,更成熟、更饱满了。除去男女之间那种最直观,最原本的感情外,她还有着更广泛、更丰富的追求,既使对男女之情,她也有更长远、更理性、更深一层的思考。她接着又说:
   “我还小,也不希望过早地陷入个人感情的小圈子里。我还要学习,以后还要工作。等以后事业有成,再考虑还不迟。可是你,年令不小喽,奔波那么多年,应该成个家啦。我知道你原来有个女朋友,我看她很贤惠……,怎么说呢?呶,你是个大男人,你应该主动,去修复你们的关系。”她甚至于用带有一种威胁的口吻说:“不然我再也不理你啦!”
    不到二十岁的姑娘,怎么会理性到这种程度?张光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视角分析研究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建国初期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政治环境——这是个大前提。对她个人来说——喜欢读书,善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是她较早成熟起来的根本原因;也是她身上洋溢着一股特殊魅力的所在。
    她最喜欢读的书是《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古丽娅的道路》、《青年近卫军》、《无脚飞将军》等等。她心目中的男人就应当像保尔·克察金、亚瑟那样为事业百折不挠地去奋斗,像阿列克塞那样刚毅和坚韧。女共青团员就应当像古丽娅和卓娅那样为祖国去献身。她的同学都亲切地叫她“乌丽娅”,——说真的,她的长像和性格都酷似青年近卫军里的女共青团员乌丽娅——特别是那双深遂的眼睛和乌黑的发辫。她也读《安娜·卡列琳娜》、《怎么办》、《红楼梦》这样的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张光觉得,确实,她身上也流露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贵族妇女气质。
    张光深深爱着她。但也清醒地知道,一般概念的“友谊——恋爱——结合”模式,绝不适合他们之间的关系。他顺从地听从了她的意见,迅速与原来的女友重归于好,并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大学生活意外的坎坷,更使得周明德把张光当成自己在政治上、精神上的坚强支柱。
    这次准备去越南,张光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从1947年参与组织“反饥饿”、“反内战”学潮,到解放战争、朝鲜战场,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