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衰的演变。

  “兵魂销尽国魂空”。一支权钱交易泛滥的军队,怎肯用刺刀和鲜血去争取并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1936年7月,罗荣桓、罗瑞卿、谭政、彭雪枫、杨成武等数十人来到陕西保安。彼时,这些赫赫有名的战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红大学员”,他们暂别硝烟弥漫的战场,捧起课本,走进窑洞。蒋介石给这些学员们开出的悬赏价码,总数超过200万银元,但这些学员拥有的全部家当,没有超过200个银元。

  战争的较量来自对手,改革的阻力出自内部。改革中,如果不考虑局部利益,大家会举双手赞成,当牵涉到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就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不突破部门利益藩篱的结果,最终是失败。

  走出近代中国军队改革屡屡失败的怪圈,必须敢于对权力圈、利益圈、腐败圈亮剑,为改革创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一切遮挡变革创新阳光的既得利益都必须斩断。

  推进军队改革,必然是面向新时代展开的“铁腕事业”。当年邓小平面对军队改革阻力,毅然决然地说:“第一条决心要大”“第二条才是工作要细”“要搞革命的办法。一次搞好了,得罪人就得罪这一次。”

  “铁腕事业”需要史无前例的勇气、意志和智慧,需要一种从上到下的担当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治国理政与治军强军中迎险破难,奋勇担当,谋定而动,挥斥方遒,国内发展改革展现新貌。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前进的路上并不平坦。就军队而言,一些长期积累和新产生的矛盾问题交织而发,影响和制约着强军的步伐和进程。面对这些难题,习主席把军队改革放在世界军事博弈的大棋局中思考,纳入国家改革的大战略中筹划,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担当精神,亲自组织对军队现行的领导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编制、作战指挥模式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科学论证,按照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进行设计,推动军队建设战略性转型,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有勇气首先要敢讲真话。真正的军人不怕在战场上丢掉头颅,但最怕在失去真相的黑暗里铸成无谓流血的历史悲凉。

  革命战争年代,“善打神仙仗”的粟裕,在很多时候与毛泽东意见不一致,但后来证明粟裕都对了。苏中“七战七捷”是这样,淮海战役更是这样。粟裕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心里有什么不同意见,就大胆提出来。为了革命事业不怕误解、不计得失,这本身就是一种胸怀。粟裕胸怀很大,毛泽东胸怀更大。毛泽东几乎全部采纳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