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惜地说,“孩子,把玉米拿回去吧,回家好好吃一顿。”鸿安没想到大叔竟让他走,便弯腰捡起玉米,回家去了。
    虽然是看山大叔让鸿安把玉米带回家的,可是鸿安想,如果不是自己先动手偷,绝不会得到这两个玉米。他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担心母亲责备自己,他把玉米带回家后竟偷偷的藏到席子底下,始终没敢拿出来。
    不久,全村召开了大会,通报几起偷盗事件,鸿安因偷玉米被通报批评并被罚款一元钱。鸿安原本以为,看山大叔放他走就不会举报他,他想,自己不吃那两个玉米也许可以免于处罚。小小年纪的他当时并不明白,村里的玉米都是公家的,看山大叔只是在履行职责,他可以让一个饥饿难耐的小孩把掰下的玉米带回家,可是,却不能不向村里上报玉米是怎么少的。
    回到学校,鸿安的老师宋文伦在课堂上提到偷盗事件。他说,“很多学生把公家的花生、玉米当成自家的,这样随便拿其实就是偷。”宋老师气愤地说,“难道多吃点玉米身上就能多长出点肉吗?”鸿安的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他深深自责自己之前偷玉米的行为。
入学这么久以来,鸿安从来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批评,更别提有些讽刺的教诲。一整天,鸿安都因为这件事闷闷不乐,下午放学后,他灰头土脸的回家去。
    那天,母亲忙着干活并没有参加通报会,她是在会后听说鸿安因偷玉米被通报批评的。看着鸿安面黄肌瘦的面孔,母亲心疼万分。“儿啊,娘知道你饿,可是,你做错了事娘必须要教育你。”听到母亲的话,豆大般的泪珠从鸿安脸上啪啪落下来。本来无心责备鸿安,再看看鸿安自责的样子,母亲心疼地摸着他的头说,“孩儿做事娘不知,以后不要再做就好。”
    听到母亲的话,鸿安愈发自责了。鸿安知道,他这次偷玉米不仅让自己在老师同学面前毁了形象,同时给母亲带来了羞辱。可是,母亲竟没有一句怨言。想到这儿,鸿安再也忍不住了,他放声嚎啕大哭道,“娘,儿,儿,知道错了。”母亲使劲抱着鸿安,母子哭在一起。

    偷玉米事件对鸿安影响很深。“德有伤,贻亲羞”。从此以后,鸿安决定为了家人不蒙羞,再苦再难也绝不干偷盗的事。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有操守、讲品德,做个光明正大的人。
时间在挨饿受冻的艰难中一天天挨过。鸿安奶奶病情加重,眼看就熬不到来年的春天了。
    这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家里只剩下鸿安和奶奶,躺在病床上的奶奶呻吟着叫唤:“鸿安,你赶快到食堂去叫你娘,我怕是不行了!”
    外面一片漆黑,北风呼啸,打在鸿安脸上格外刺骨。鸿安却一点不害怕,他赶紧跑到食堂把正在工作的母亲叫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