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设。此刻,须由"体神而独运,忘情而任理"的道家思想出场,来给予迷惘的贤臣士子一份圆融静定的安宁心态。本篇列子便有意借用孔子的形象和言论来阐释这种"有易于自者无难于外"的修身理论。

    文中以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引出"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的观点。列子认为,摒弃礼教和变革社会都不过是显露形迹的有心作为,唯有保持内心虚静,才能泰然应对纷纭莫测的时局。同时,针对凡俗一味纠缠于外在细节,只知运用感官妄定是非的浅陋偏见,列子又提出判断圣人的独特标准:圣人通融于大道,故而在内修身,则能"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在外治世,亦可"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嫣。"

    篇末,列子为了预防矫枉过正,又将'默而得之而性成之"的圣人与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加以区别对待,申明圣人之智寂然玄照,通理而无所偏执,无为而惠及天下,后者却好像聚块积尘,只不过是繁华人间转瞬即逝的浮光掠影罢了。这不由使人想起孔子那句至理名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无能也。"(《论语·宪问》)

    《汤问》一篇,笔锋横扫天下,尽显天地至理。文中载有诸多超逸绝尘的神话传说,极言天地之广阔无垠,万物之繁荣驳杂,以期突破世人囿于视听的浅陋常识,消除种种流于表象的巨细、修短、同异分歧,列子先借由殷汤与夏革的对话,畅谈时空的无极无尽,并且难能可贵地表达了"天地亦物"的宇宙观;再通过大禹和夏革的两段言论,说明自然界的生息变幻以及人世间的寿夭祸福都是无所待而成,无所待而灭,即使博学多识的圣人也未必能够通晓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好比四方八荒的政风民俗,彼此相异却未足为奇,因为它们都是在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下"默而得之,性而成之",属于自然而然的产物,万事万物既然不可以凭借有限的耳闻目见来臆断其是非有无,那么通达大道的至理名言自然也无法按照惯常思维去理解其深刻内涵。所以列子有以詹何持钩、扁鹊换心等寓言故事来譬喻为人处世所必须葆有的平衡状态,亦既"均"。"均"于术,则可以内得于心,外应于器;"均"于技,则可以聆高山流水,响遏行云。

    事实上,文中讲述的所有诡异奇特的技艺,都是为了将人的作为巧妙上推于道的境界,由此,"乃可与造化者同功"。只可惜,至情至理往往命同孔周三剑,虽为代代相传的至尊之宝,却只能"匣而藏之",即使偶现其光,也被疑为了无用的废物或是荒诞虚妄的谣传,从而被迫"无施干事",适形避世。

力命

    本篇围绕天命与人力的矛盾关系,展开一系列论证。在杨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