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元辅刚走就否定其遗疏,便下诏驳回,说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
但言官是早已准备好的,第二天,给事中张鼎思、王继光、孙玮、牛惟柄、御史魏允贞、王国等人接连开火,形成了巨大声势,
那边潘晟已经离开原籍就道,来上任了。在半路听说消息,知道这批言官的后台一定很硬,便很知趣,连忙按被参的惯例上疏请辞,停在杭州待命。
张四维不容他喘息,立刻拟旨:“放之归!”
万历拿到拟票,感觉到不大好驳回,只好同意了。
潘晟入阁拜相的美梦刚开个头,在杭州就收到“着以新衔致仕”的诏旨。
万历这是给了他一点面子,退休待遇提到辅臣级了,但对潘晟来说,则是奇耻大辱——被人当猴耍了一通。天下皆知,颜面何在,只能垂头丧气地折返新昌。
历史的大转折,往往在一件微妙小事上发生。这期间的冯保,偶染小疾在家休息,没能在“倒潘”攻势中发挥批红的阻遏作用,因而让张四维的第一招得了手。
此战非同小可,如果冯保当时在上班,以他对万历的威慑力,上下其手,完全可能把张四维压下去,使得新内阁从此不敢小瞧他。
但首战轻易取胜,张四维他们也就看轻了冯保,以后还会有动作。
冯保知道事情结果后,跺脚大骂:“我小恙,遽无我焉?”(《明史》)我刚得了小病,你们眼里马上就没我啦?
——这病来得真不是时候。
冯保主持内廷10年,深得李太后信任,外面又有张居正罩住,位高权大,让他失去了应有的敏感。潘晟入阁失败,实际是一个信号,表明后张居正时代已经开始了,原有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个新的、能量很不小的政治集团业已形成。
他完全看不到这个迹象,未能调整战略,只是沉浸在欲图报复的仇恨中。
掀掉过高拱的人,没把初出茅庐的新首辅放在眼里。冯公公犯了跟高拱当年一样的错误。
三个多月后,冯保精心策划的反击开始了。
十月十三日,云南道御史杨寅秋发难,弹劾吏部尚书王国光滥权纳贿。两天后,御史曹一夔跟进,在弹劾王国光之外,还烧到了张四维。
这个王国光是管干部的,目前追随张四维、申时行,正在悄悄清洗张居正时代的原有队伍。
冯保这次采取的策略是,先拣软的打,然后牵出对方主帅。
王国光果然被拱倒,由冯保推荐梁梦龙继任吏部尚书。
小胜一局。
但是有个情况他没有料到——他主持内廷,呼风唤雨,因而也就结怨甚多。内廷里也有要趁机掀翻他的人。
此人就是内廷“二把手”司礼监秉笔太监张鲸,就是那个在张居正死前两天代表皇上来看望的那个。
密谋几乎是半公开地在进行。
另一个老太监张宏得知此事,大为不解——阉竖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