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反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灭资兴无”红卫兵战斗队的名声越来越响了,很多老师包括那些出身不好的黑五类老师也慕名而来,申请加入“灭资兴无”红卫兵战斗,如曾被打为右派的刘玉芳老师申请加入“灭资兴无”战斗队。出身不好的顾祖光老师、陈秀莲等老师也纷纷申请加入,侯振信都爽快地接纳了。这在当时“出身高于一切”的时代无疑是一种突破,但这同时也给侯振信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灭资兴无”规模的扩大,成员成分的“参差不齐”,让侯振信觉得有必要定一定队规。侯振信规定,“灭资兴无”只文斗,不武斗,对老干部斗争时不罚站、不弯腰、不戴高帽子,只讲理,不骂人,不抢占一间房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活动开支靠自力更生。他们没有钱买纸写大字报,侯振信便带着队员帮乳山县日杂果品公司分捡苹果挣钱。在“打、砸、抢”混乱一片的文革中,像‘灭资兴无’这样诚信守规矩的,几乎没有。侯振信因此声名远播,他的大名甚至还传到了驻扎在乳山县的611部队政委孙树琦耳中。孙树琦是抗美援朝板门店谈判的代表,中校军官,他对侯振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侯振信是真正的左派。这给了侯振信很大的鼓舞,他觉得自己从事的事业是这么的有意义。
    自从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学校已经逐渐停了课,高考也暂停了。1966年,侯振信本应该在为高考做着最后的冲刺。但是侯振信没有为高考的取消感到遗憾,因为 “反修防修”是国家当时的大事,高考是个人小事,只要国家不变色,个人利益都可以牺牲,因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
    运动开展了半年后,乳山县目前存在三派势力,以政府机关红卫兵为核心的八大总部,以乳山兵团为主的兵团派,还有以侯振信的“灭资兴无”红卫兵为首的第三势力。在这三派势力中,八大总部和兵团派是直接斗争的两派,“灭资兴无”则有点中庸,它势力最小,但不依附于任何一派。侯振信一贯坚持“谁被压制、迫害,则支持谁”的平反路线,其它两派都称“灭资兴无”为第三势力,称侯振信为“康老三”。“康老三”取康有为之姓,意指第三势力是改良主义者,也有指侯振信为墙头草之意。侯振信不以为然。他承认自己会改变倾向,但他绝不是随风倒,而是逆风倒。哪一派受压,他便支持哪一派,哪一派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便同情哪一派。他一切的立场都是帮助弱小,反抗压迫。然而八大总部和兵团派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讥讽侯振信这种做派是右倾机会主义。对于这种讥讽,侯振信斩钉截铁地回应:“墙头草两边倒,抗击狂风护弱小。”
    然而,“灭资兴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