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最先进的军舰枪炮,但腐朽王朝下的清廷军队与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军队相比,官兵的思想观念和军事战术已经出现了代差。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不走出农耕时代养成的守旧民族心理、落后思想观念、惯性文化生态,中国将难以真正走出甲午。

  一支朝气蓬勃的军队总是有着海纳百川的精神,时刻准备拥抱新思想的曙光。新军事变革的时代就像一个高速转动的圆盘,如果在圆盘的边缘,一不小心就会被甩下去。要想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不被甩下去,就要到变革浪潮的中心去。

  世界眼光是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十分重要的内涵。具有世界眼光,就是站在中国看到世界,看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明白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具有宏阔的世界眼光,就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全球化的视野,以战略性思维,对中国和世界的事情历史地看、发展地看、辩证地看、理性地看,把握时代主题,超前预测未来,登高临远,立足潮头。

  走出甲午,中国军队必须要有宏阔的世界眼光,超越旧时代的局限性,超越传统经验的局限性,把思想的触角伸向海洋和浩瀚的太空,冲破农耕社会保守观念的束缚,突破机械化时代思维定势的羁绊,以前无古人的思想解放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积极应对战争形态变化的新挑战。

  习主席指出:“现在,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习主席亲自谋划制定的“一带一路”战略,突显了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大视野、大胸怀、大手笔。“识天宜听风,临流须观澜。”今天,划地为界,高筑壁垒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处在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天空走向太空、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历史进程中。顺应军事变革的历史潮流,就能拥有光明的未来。

2、强烈的忧患意识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时刻不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有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对一支军队而言,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贵,更可贵的是识祸患于未萌,时刻保持着面向未来的忧患意识。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和平环境下从来不缺笙歌阵阵,而厌于尖利警世的忧患之声。

  鸦片战争后,中国这头东方睡狮一度从梦中惊醒。满清王朝本该忧患于心,改弦更张。然而,“睡狮”只是翻了个身,又再次睡去。及至甲午战争来临,朝野上下仍然沉浸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不能自拔。

  社会变革是被革命威胁逼到墙角的结果,危机和失败的忧患推动了改革。然而,当忧患的压力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