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见状,只能作罢。离开信访局的大门,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我的冤枉真的无处申诉吗?”侯振信的心在呐喊。不自觉中,他来到一条小巷。
   放眼望去,这是条长约五百米,宽五六米的小巷。狭窄的巷子两旁却住满了人,其中,大部分是中年男女,也不乏老人和小孩。在道路的两旁有一些造型奇特的小房子,房子高约1米,侧面是用粗糙的煤渣堆成,顶部用纸箱盖上,仅能用来遮阳,遇雨天和大风天气,一定不堪一击。房子的前面有个小洞,不管小孩大人还是老人都要钻这个洞才可出入房子。
   此时,恰好是中午时分,一些人家在路上支起锅开始做饭。侯振信走到一家门口,只见一个妇女正在把一些馍和菜汤混在锅里煮。“这些馍和菜汤都是讨来的,虽然是别人吃剩的,一家老小终于不用挨饿了。”妇女的话让侯振信更好奇了,他蹲下来,和妇女聊起天。通过妇女之口,侯振信才知道,原来这条街叫做“上访一条街”。整条街住了100多户,他们来自省内各地,都是带着冤屈来的。可是,漫漫上访路让很多人倾家荡产,甚至连吃饭都要靠乞讨。
   看着眼前一个个无辜并无奈的眼神,再看看他们凄惨的生活,侯振信的眼睛湿润了。“至少我现在吃饭不用乞讨。”侯振信掏出身上的钱,留下路费,把剩下的钱全部给了一位上访的老人。
   这些人的悲惨处境让侯振信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可是,他还是马不停蹄地来到省教育局。“或许,还有一丝希望。或许,我的成功能给上访一条街的人带来希望……”侯振信渴望出现转折。
   看了侯振信的申诉材料,省教育局的接待人员冷冰冰地说,“你的这个问题直接去找当地教育局解决吧。”听到这些,侯振信的心顿时凉了。可是,他仍面带微笑,争取申诉的机会。任凭他如何积极,如何诉苦,接待人员仍坚持让他去找地方教育局。他只好留下上访材料,独自走了。
   这时,上访一条街的情景浮现在侯振信眼前,他感觉自己如果坚持下去也会沦落到讨饭的地步。对于上访,他不再报大的希望,只能慢慢等,带着一丝失望,他离开了济南。
   侯振信激愤难平,郁郁寡欢。他暗暗下定决心,要离开乳山县。他想起以前在报纸上看到新疆急需教师,便决定前往新疆奎屯求职。侯振信提笔“毛遂自荐”。他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和对教育事业的观点通通写下,洋洋洒洒上千字跃然纸上。当地教育部门被侯振信的远见卓识和真诚的态度打动了,他们同意录用侯振信,并很快回复了信函。侯振信一刻也不能等了,他要立刻离开乳山,前往新疆重新打拼天下……
    晚上,他等妻子安顿好两个孩子睡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