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为我们广大师生创造了很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在这里,我不是要给校长开脱,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的看待问题。在这里,我也要对校长的一些看法表示我不同的观点。我记得,校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叫 ‘人的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这话有片面性,决定命运是由很多原因决定的,不单单是性格。比如说中国革命,工人农民翻身不是由于工人农民的习惯变了,而是由于革命的力量。所以,校长的这个观点是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的,是要纠错的。”
    背分头评论道:“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我们很多同学的批评都是喊口号似的,缺少一个正确理论的支撑。而这位同学的言论很符合逻辑,很有理论水平,大家要向这位同学学习!”
    从此,工作组发现了侯振信的才能,并把他吸纳进了大批判组,专门写批斗文章。在运动的一开始,侯振信就因为一手好文章成为了学校的名人。
    侯振信成为批斗名人以后,纠错的主观愿望更强了。他搜索枯肠地想,他的身边还有没有什么人犯了错误需要指正、需要挽救呢?
    他想到了他的父亲侯丰岗。
    1965年他第一次与父亲见面时,是在烟台。当时父亲给他出了路费、住宿费和伙食费。这些钱也不知道是否用的是公家的钱。如果他父亲真的用了公家的钱,他要帮助父亲赶紧退还这笔钱,以保父亲的清白。他立即提笔给父亲的单位写了一封检举信。信中说:
    “我有义务帮助我的父亲改正错误。当年我前去烟台与父亲侯丰岗相会时,是父亲帮我出的路费、住宿费和伙食费。还请组织查证此笔费用是否是公费报销,如果是,当让我父亲如数退还。”
    然而,侯振信的这封检举信并没有成功上报,它被在父亲单位纪检组工作的继母所截获。继母拿了信给父亲看,嘲笑父亲说:看,你的儿子要告他老子!
    父亲并没有大怒,他只是摇头对侯振信的大姐夫说了句:我的儿,原来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给侯振信去信,用醒目的红字写着“纯洁、忠诚”。侯振信不知这是夸奖,还是批评。尽管检举父亲的经济问题没有成功,但是侯振信干革命的热情不减。
    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逐步发展,红卫兵也应运而生了。侯振信加入了乳山一中的红卫兵。刚加入红卫兵不久,侯振信就迎来了一个对他而言意义非常重大的时刻。
    一天,校广播播出了一条消息,这条消息点燃了乳山一中全体红卫兵的热情,整个乳山一中都沉陷在欢乐激动的气氛中。毛主席要第四次接见红卫兵了!侯振信和王福桐一起被选为乳山一中的红卫兵代表之一,他们将上京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