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称赞道,“真是个聪明娃娃,将来读书一定厉害。”读书?这对鸿安来说是件陌生事。眼看着比自己稍大点的孩子都进了学堂,他回到家便向母亲嚷道,“娘,俺想上学堂。”
“鸿安,你年龄太小,等明年你长大了,娘就送你上学堂。”听着娘的话,鸿安听话的点点头,便不再提上学的事。
    转眼,鸿安8岁了,娘把他送进了学堂。懂事的鸿安已能帮着母亲分担了。初冬的早晨,凌晨4点,母亲叫醒还在梦中的鸿安和二姐,一起上山挑柴。此时,大姐已经在牟平县水道中学上学,家中只剩下鸿安和他11岁的二姐。鸿安和二姐睁开双眼迷迷糊糊跟着母亲上山担柴火,他俩年纪尚幼,只得将10斤的柴捆分成两半担。山远路不平,天寒地又冻,鸿安和二姐冻得直哆嗦,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狼嗷,加深了鸿安和二姐的恐惧,他俩紧张得跟在母亲身后跑,累得直喘气,但也不敢落后半步。本该受父亲保护的母亲却成了他们的保护神。到6点钟,天刚亮,他们已跑了两趟,来回足有10多里,成捆的柴火压得两人肩红肿,冻得青涕流。母亲捧着孩子们冻得通红的小手,心疼地掉下泪来。回到家母亲立刻做饭,好让孩子们吃饱后去上学。送走鸿安和他二姐,她又开始忙家里的活。女人上山下田干活会招人耻笑,通常都是女主内男主外,哪有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干活的道理。母亲为了不让别人耻笑这个家没有男人,便偷偷在夜里黑灯瞎火地干这些重活。即使生活已经让母亲如此的不堪重负,善良的母亲却还始终惦记着爹的新家。和大哥鸿山一起去上海生活的奶奶,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乡下老家,回到母亲身边。和母亲在一块住了大半辈子,她已经离不开这位在名份上虽是前儿媳、在情感上却比自己的亲生子女还要亲的人。和奶奶分开一年后,鸿安和奶奶非但没生疏,反倒因为思念而加深了重新相聚的亲情。
   “奶奶,父亲那儿好吗?”
   “你父亲生活好,每天都能吃上肉,那糖块儿才掉到地上都嫌脏都不再捡起来吃。那里的生活好呀!哪像咱呀,饱一顿饥一顿的,连饭都吃不饱。”一年难得吃上几回肉的鸿安听到肉和糖果,咽了咽口水,眨着大眼睛,充满疑惑地问奶奶:“那你怎么不在那儿呆了?”
   
    “孩子呀,在奶奶看来,吃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在这个家,有什么吃的,你娘和你们几个孩子都紧着奶奶吃,有这份心就够了,奶奶不吃也开心。你城里的弟弟不一样,他管奶奶叫山东老太婆,一样是骨肉,感情不一样呀!”鸿安看到,奶奶的眼睛是红的。奶奶从父亲那里回来后,和母亲变得更加热乎。一次,母亲和奶奶拉起家常,她对奶奶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