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技术员、100元——自然这座楼里的小伙子是首选。
    杜至砺报到后,感到虽然离家乡远了些,心里还是比较满易的。参加工作就分配到这样一个单位,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是一流的,单位技术力量强,可以学不少东西。他心里暗自庆幸,“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原来被分配到鞍岭,有一种被发配的感觉,现在看来“焉知非福”?这就是毛主席说的,“坏事变好事”吧?
    忘记是哪位革命领袖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第一设计院这好那好,关键还是有一位好领导——不少老同志都这么说——指的是现任院长徐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报到齐了,徐凡在院会议室亲自召见了他们。
    徐凡身材不高,但很干练;眼睛不大,却很有神。徐凡讲话正如其人,练达,生动,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大致介绍了设计院的情况,勉励新同志努力学习,埋头工作,迎接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这些新来的同志都竖起耳朵听,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话:
    “土建室有位年轻技术员,名字叫葛家栋,国家的栋樑之材嘛。”徐凡的湖南口音“葛”和“国”似乎区分不那么清楚,也可能故意这么说,“他是青岛工学院56年毕业生。上学时受伤,损坏了听力,耳朵背。平时东家长西家短,婆婆妈妈的闲言碎语,他听不进去,也不感兴趣。身体的缺陷,反倒成了他的优势。他确确实实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技术书。’葛家栋事业心强,与人无争,与事无争,一心扑在业务上。他在土建是公认的技术尖子,特别是在框架分析方面成了权威。他的论文得到国内专家的重视。他还很年轻嘛,不到30岁。你们应当把他当作榜样,当作楷模。去年一年之内我特批给他长了两级工资,还破格晋升了工程师。我期望在几年之后,在你们当中,出现一批专家,啊——冶金专家、采矿专家、机械专家、电气专家、建筑专家。甚至成为自己专业国际水平的专家!”
    徐凡的讲话很富于煽动性,周明德就非常受鼓舞,没想到一走上工作岗位就遇上这么务实,有事业心,重视人才,尊重知识的领导。一定抓住机会埋头苦干,做出成绩来,回报多年党和国家的培养,也可以向人们证明自己对党,对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洗刷别人给自己泼的污泥浊水。
其实徐凡也是经历了一个痛定思定的过程。
    徐凡,四十四、五岁,参加革命前在武昌读美术专科。抗日烽火燃遍全国,作为一名热血男儿,他历尽千难万险,投奔了革命圣地延安,那时他才十七岁。先是在抗大学习,毕业后到延安新华印刷厂工作。以后就如他自己在回忆材料里说写的那样,“打起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