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林则徐,竟也深信英军“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哪怕“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国人此种见识眼光,焉有不败之理。

  我们再看看甲午前的两份礼单:一份是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华时送给乾隆皇帝的礼品:蒸汽机、天体运行仪、榴弹炮、连发手枪、望远镜等;第二份是23年后英国阿美士德使团送给清廷的礼品:香水、呢绒、玉石、美酒、画像、镜子、瓷器、玻璃烛台等。

  第一份礼品代表欧洲工业革命最先进水平,是西方世界近代化光芒第一次照向中国。遗憾的是,这些科技含量及军事价值极高的东西,却被清王朝当作奇淫巧技不屑一顾。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竟发现包括英国制造的天文仪器等被堆放在一间厕所里。由此中国失去了学习西方,尽早进入军事近代化历程的一次绝佳机遇。

  甲午惨败早已从这两份礼单的变化中就埋下了伏笔。失败的深层原因之一,无疑是缺乏世界眼光。没有世界眼光的民族,不仅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必然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使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隔置了一道可怕的屏障,阻碍了中国及时更新自己,阻断了中国及早汇入世界潮流。在如此蒙昧守旧民族心理笼罩下的清朝军队,面对战争犹如黑暗中行船,终难逃脱葬身大海的厄运。

  同样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国力、军力与日本相比,远不如甲午时期中国对日本的国力、军力,然而中国取得了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世纪辉煌。这里的原因很多,其中十分重要的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时代最先进思想文化火炬的指引,中华民族的精神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中国军民激发了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必然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应该说在许多方面中国正在快速地与世界接轨。比如贸易、金融等。但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还缺乏世界眼光。尤其在军事文化领域,我们还显得有些保守。过去几次的军队改革,不能放眼世界,学习先进,习惯于关起门来搞方案,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习主席深刻指出,“在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这既是对中国近代史上落后挨打原因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规律的深刻揭示。

  军事领域是最需要世界眼光的领域,同时又是思想最容易守旧的领域。钱可以买来先进武器装备,但绝对买不到先进的军事思想文化。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买到了当时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