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无数的课例让老师惊叹,震撼!奥尔夫的理念冲击着我们!这与我们的传统音乐教育太不一样了!在课堂上,能深深的感受到我们幼教老师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渴望,在每次活动中她们都积极的参与,体会创编儿歌的喜悦、享受创编音乐剧的成功感,她们都分别扮演起小白兔、小猪、小草等等,脸上都洋溢着音乐带给她们的快乐。通过培训,让我们能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更多地领略到音乐的更深更广的内涵。
    务实的、渐进的行动研究之路 
    奥尔夫独特的教学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其长期实践、不懈探索的结果。老师们从培训的兴奋中冷静下来后开始思索:怎么样改变习惯已久的传统音乐教学,运用奥尔夫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当中来?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很难;要改变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更难。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可以说教师在教授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从摸索中开始的。刚开始,老师们只是简单地对教材进行“拼盘”和盲目地“修改”,觉得容易学到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教师们都觉得很茫然,出现了举步为艰,收效甚微的状况。一堂活动已经上完,却形像而神不像,不能体现出奥尔夫的教学风格,有的甚至丢失了原来传统教学的优势。原因在于老师只是生搬硬套,理念与活动环节割裂开了,没有充分去熟悉教材、理解教材。其实奥尔夫的《教师使用手册》的编排前后逻辑性非常强,组织结构很严密,还没有将 “奥尔夫”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还没有熟练掌握“奥尔夫”方法的教师要弹性灵活去使用,要拿捏把控一些影响目标的关键元素是有难度的,我们必须作出调整。
    我们完全按照教师手册的流程来上课,随着他们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地按部就班进行着。整节活动的教学结构、指导方法和设计思路都没有变动,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只是进行个别调整。这样操作起来就比较灵活,受到的局限性比较小,尽量做到扬长避短,为我所用。渐渐的老师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茫然,做到心中有数,即这首先是一节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无论形式、特质有什么不同,它依然要遵循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老师们进入了佳境,能一点一滴的熟悉教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模仿,上起活动来也较得心应手。
奥尔夫体系所强调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实际上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我们把教师用书的范例原封不动的给幼儿一段时间后,发现许多老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原地踏步已经不能满足老师的发展了。要在教材和自己的想法上进行取舍吗?怎样创造性使用教材?老师们都不断的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