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此来提高幼儿主动创编后仿编诗歌的兴趣和效率。
    在体育活动中,可以把五线谱搬到地上,让孩子们自由地边走边唱,边跳边唱,在唱唱玩玩中增智健身,在韵律活动中,可将传统的儿童故事改编成韵律活动教材,匹配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让孩子们在故事情节的以内到下创编动作进行表演,把用嘴巴将故事转化为有音乐伴奏的表演故事,更适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如三只小猪,此外,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将形成主体性音乐学习的模式(即体现《纲要》中提出的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将充分运用感官、身体动作,在愉快的、自由和谐的氛围中感知、欣赏、体验、理解美的音乐作品。
    不仅如此,音乐作为一种手段进入教育能大大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首先,音乐激发了幼儿美的情感,幼儿在说、听、想、唱、动等感知音乐的过程中,情感世界丰富和充实起来,从而产生主动感受,领略音乐美的积极心态,思维愈发活跃,好奇心更加强烈,喜欢去探究、了解事物,主动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音乐的旋律时而机活泼,时而激昂,时而舒缓,能让幼儿兴奋,也能让幼儿镇静,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绪的平衡,产生相应的情感。如小班幼儿欣赏歌曲《拔萝卜》时,幼儿能主动随着音乐前后左右摆动身体,重重地拍手。当老师出示布置的场景时,孩子们争着抢着扮演角色,嘴里还喊着“要人多一点才能拔出来”。整个活动中,幼儿不但兴致浓厚,情绪高涨,感受到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而且幼儿能主动地创编动作,扮演各角色,学习角色的对话,幼儿在主动的学习中各种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总之,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应当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教师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等活动中都有音乐伴随,美化了幼儿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长期的音乐熏陶,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身心和谐地发展。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