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口口相传。陶老对“利”看的很淡,1946年他到乌鲁木齐市女子学院兼职教课,所得工资全数给了当时比较贫困、子女多的王老师。他平日不计利益,经常资助他人。1949年他结婚时尽管已经是西北行辕四组上校副组长(正团级),却无钱办酒席。当时的教务处长张嘉惠慷慨解囊出资替他办的酒席。1956年陶天白任石河子中学副校长时,他老伴赵光辉是五级教员,工资为每个月105元。按照规定,五级教员当时的工资是73.8元。但是,赵光辉当时的工资是按军队发的,比一般五级教员高出30多元。当陶老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利用“职务之便”(当时校长有其他的工作不在岗,陶老是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将爱人的工资从105元降到73.8元。1978年陶老平反,调伊犁州教育学院,他本该恢复正团级工资和待遇。但他只报正营级,享受正营的工资和待遇。
    陶老的尊师也算是有名的。梁淑溟先生是陶老的三个最尊敬的老师之一。在梁漱溟老师晚年,陶老还给老师寄钱。梁老去世时,他又撰文寄念,并刻在梁老的墓碑上。其实陶老本身并不富裕,仅仅靠工资养活老伴和六个子女。
    陶老的子女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未能上高中,但陶老却在家中督促儿子学习,结果恢复高考后四个子女不但考上了大学,儿子陶晓建还留学美国,并定居在美国。这在当地都是很少见的,但他却从不张扬,从不为子女谋求好的工作。他的六个子女结婚、升学、出国都极其低调,从未在宾馆中摆过酒席,都在家中从简庆贺。
    俗话说,“见贤思齐”。侯振信早想接触像陶天白这般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凑巧的是,陶天白也是历史系老师,同是一个系,交往自然多些,时间长了,侯振信和陶天白竟成了忘年交。
陶天白比侯振信整整大了三十岁,侯振信称呼陶天白为陶老,以示对他的尊重。
    陶天白对侯振信这位忘年朋友亦是很欣赏。侯振信一直以为,论岁数,陶天白是他的父辈,论学识和阅历陶天白是他的师长,但陶天白从不将他当晚辈看待,而是称他为 “振信兄”,为此侯振信感觉很不好意思。
    侯振信经常去陶天白家里拜访他。侯振信开玩笑地称每次拜访为“沾光”。侯振信认为,每次交流都能从陶天白的身上学到很多“发光”的东西。

    初次到陶天白的家,陶天白指着侯振信向儿子介绍道,“这是你侯叔叔”。对此,侯振信一直铭记在心,他比陶天白的儿子大不了几岁,陶天白却让儿子叫他叔叔。侯振信感觉到了这份情谊的重量。
    友谊虽然来自不同的人,却似乎是相约而至。这年,侯振信与戴经西也结下了非凡的友谊。戴经西在兵团教育学院当英语老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