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

 

二、组织者是保障横渡的灵魂


    在大赛组委会——金银岛大酒店1612房里,横挂着几条标语:
   “横渡琼州海峡,呼唤人类激情”;
   “横渡琼州海峡,挑战人体极限”;
   “横渡琼州海峡,弘扬英雄主义”;
   “横渡琼州海峡,树立海南精神”;
   “横渡琼州海峡,塑造海南形像”;
    就是在这样的   宗旨下,凝聚了一群卓立不群又平凡、普通的人。
    这个项目是按国内外新型体育产业的模式举办的,即由政府推动、协调,由公司具体承办。
    公司是一种经济活动的载体,它离不开经济核算和赢利,但由于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在这个组委会,所有人感受到却是一种大写的人和责任在张扬。
    公开水域成人游泳马拉松赛在中国是个空白,它没有可以遵循的中国规则,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从零开始。加之时间太紧,从国家体育总局下文到正式比赛不过四个月的时间。
    这有限的时间,是用在筹资、赚钱上,还是用在确保大赛成功、运动员安全上,组委会坚定地回答:当然是后者。
    大奖赛的资金全靠在社会上筹集,作为一个在房地产业艰难跋涉了八年,不久前才转产,几乎要倾尽所有才敢确保大赛所需的“热岛体育公司”,有限的资金怎么投放呢?是按惯例,大手大脚用钱开路,疏通一切关节,为今后铺道?还是宁可得罪人将钱用在刀刃上?组委会仍然选择了后者。
    一个前途未卜的挑战极限的体育比赛,承办者的命运可说是押在大赛的成功率上。有多少人横渡成功,就意味着今后的效益有多大。但主办者却把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再三恳切地,几乎是央告运动员:“成绩固然重要,但你们的生命更重要,对我们来说,成功的含义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们全都安全归来,我们需要你们与海峡同在,与大海同在。”
   “宁可全赔也要干到底,干得漂亮。”
   “该花的钱一分不能省。”
   “运动员的安全高于一切。”
    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运动员的顾虑和各方面的猜测、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个多月来,围绕着竞赛规程、规则、安全保卫,组委会做了大量细致、艰苦、踏实、有效的工作。首先是海上救生,按照国际泳联规定,每个运动员必须跟一条船,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规定,今年只允许30名运动员参赛(主要是摸索经验,明年成为全国性比赛,后年申报成为国际马拉松世界杯系列赛),可组委会签订了租用35条船的协议。除了每个运动员一条船,还有5条机动。
    另外,还有7条海南海事局提供的大船相随,除一条导航外,六条大船左右各三,形成了一个夹道,将为运动员及小船护航。每一条小船上,按国际泳联规定有一位船长,一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