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大地震颤·余波难平


    文化大革命以来,第一设计院已经有将近十年没有盖家属住宅,居住情况拥挤不堪。十年来调入的多,调出的少;生的多,死的少。就拿杜至砺一家来说,孩子已经三岁了,还往那一间8·8平方米的小屋。面积小也没有办法,最难办的是交通。房区距离设计大楼,有轨电车三站路,没有孩子时,夫妻俩上下班遛遛哒哒,半个多小时的路也没有什么。现在有孩子了,托儿所就在设计大楼旁边,天气好的时候,至砺骑一辆自行车,明德坐在后面货架上,叫做“二等车”,手里还抱个孩子。遇到冬天下雪结冰,就只好乘有轨电车。越是坏天气,等车的人越多,至砺又不好意思和女同志特别是孩子妈妈去挤,只有等人上得差不多了再上,一只手抱孩子,一只手抓住车门口栏杆,车门常常关不上,抱着孩子挂在门口,跟表演杂技差不多。
    时间长了也不是个办法,明德张罗换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换成了。他们换到离设计院比较近的一处房子,房子是个三角形,两个直角边将近4米,面积还是8平米左右。这是一处日伪时期的旧房子,据说是当年日本宪兵队,走廊转来转去,转角部位出现这样一间不规则的小屋。什么家具都没办法摆,只好请木匠帮忙,利用一个角打了一铺板炕。炕也是三角形,三口人按身长摆布——孩子睡里面,明德睡中间,至砺睡最外面。现在可不同于刚结婚,东西多了起来,衣箱、衣柜、书架、碗橱,摆不下怎么办?还是建筑师办法多,充分利用空间。他俩想了一个好办法——挂起来,向空间发展。用一根钢管,拿钢锯条手锯锯成斜茬,再使大锤用力向墙里钉,楔进去十几厘米,外露的管上放多重的东西都没问题,这在土建结构上称为  “悬臂”。至砺干累了,明德就叫干儿子来干。数一数小屋墙上一共钉了十四根管,两根一付,一共架起了七处。箱子、橱柜全上了墙,这样腾出了地面,可以让孩子在地下跑一跑。
    就在这时,设计院一座新住宅楼要建成了。大家眼巴巴盼啊,盼新房快完工,分不到新房,哪怕拣一间大一点的旧房子也可以改善一下居住条件,至砺想至少可以喘一口气了。
    一家邻居同事老父亲死了,临死最后一句话,喊着他儿子的小名说:
   “柱子呀,我从到你家来养老,就没睡过一天床啊!”
   说完闭眼咽气。这是真事。这一家六口人,夫妻俩带一个小儿子睡双人床,两个十几岁的女儿合睡一张单人床。老爹从农村接来了,十三四平米的房间,哪里还放得下一张床?这位辛苦了一生的老汉,每天晚上只好睡在缝纫机台板和两屉桌搭成的“床”上,到死也没有伸开腿睡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