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大桥》

 邢增仪

一支奇特的队伍

    桥工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
    在那时期的一个地区桥工队,相当于一个地区的交通突击队。哪儿涵洞垮了,哪儿发生了紧急塌方了,哪儿桥梁出现危机了,全是他们冲上去。他们转战在地区的东西南北,修桥、筑涵洞、开新路,成年累月在深山老林里钻,在溪畔河边驻营。又苦又累不说,还远离城市文明,在这种性质的队伍里,城里人是呆不住的,基本工人全从农村招,因此可以说是一支拿工资的农民队伍。可是当你一旦了解桥工队的工作性质后,你又不得不叹服,这真是相当高明的办法。任何事情都是相对而存在,也只有这些从农村来的小伙子才能吃下这份苦,成了这支队伍拖不垮的基本力量。
    这真是一支奇特的队伍呵,地区桥工队组建于七、八年前,随后又陆续壮大,虽然现在工人们平均年龄不到三十,但都是些“开国元勋”、“老兵油子”了。他们戏称自己是“土八路”,拿工资的游民,天高皇帝远,谁都不好管的自由“飞走”(非洲)战士。他们既具备工人的组织纪律,又脱不掉农民的散漫;既有工人的豪爽大方,又保持着农民的敦厚善良;长期的野外流动,使他们自成一体,不受太多的政治影响,形成独特的认识观、好恶观。他们天不怕,地不怕,皇帝老子也敢骂,自有一副侠风义骨,自成一种风流韵味,我初去乍到,真被他们吓坏了。
    当时,不是有个什么什么“云南十八怪”、“贵州十八怪”的说法嘛,他们活学活用,也编了个桥工队八怪。这顺口溜是这样的:来到桥工队地皮踩不热,盖房篾折折,做床尽是铁,打屁一队噘,洗澡不用隔,吃鱼用桶接,赶场跑断腿,学习扯到黑,神仙不如我,快活了不得。
    开始他们对我讲这桥工队的八怪时,我听都听不明白,过了一段时间,有了实际经验,这才感到他们总结得是多么传神、形象和生动呵。
    这头几条好懂:桥工队跟着山转水转,在一个地方多则住上一、二载,少则几个月,当然是“地皮踩不热”啰;搬家频繁,木床赔不起,于是都睡条钢,铁条焊的组合床;房是油毛毡、篾折折盖的;由于住得挤,几乎是大通铺,当然一家炒菜大家香,一人“打屁一队噘”啰。
    最让人心惊胆战的是“洗澡不用隔”。全队合用一个澡堂,就在发电机房那个偏厦旁,一、两个人都合抱不拢的大水桶,放在比人稍高的木架上,里边装着发电机循环机子的热水,一扭开关,凭着水的高差自动流下形成淋浴,这就是桥工队最高的文明和最大的享受了。
    可男女澡堂怎么区分呢?简化得出奇;竹篾的门上,挂着一块不白不黑的木板,这一面写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