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解决人们的恶的一面,这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东方则偏重后一部分,用德治用疏来引导人们解决社会问题。时间证明西方的发展快是快了,但导致了社会道德的下滑,因此才引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向东方学习的呼声。反之,东方如不能用西方注重名利的做法,单靠道德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将义利结合,德得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名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道德是历史前进的方向和灵魂,没有名利就没有动力,没有灵魂就没有方向,二者缺一不可。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收学生要收费(束修),和经济挂钩,是有偿服务,所以是德有所得。因此孔子的教育模式流传二千五百年而枝繁叶茂。同为山东人的武训,堂邑县人(1838年-1896年)名誉中外,乞讨办义学,完全奉献,和经济脱钩,德无所得,难以继续,所以武训办义学只能盛兴一时,难长久。

  王海打假收报酬,和经济挂钩,德有所得延至今。而好多“雷锋”打假不收报酬,最后经济难以为继而被迫中止,德无所得的“雷锋”打假难持久。

  孔子和子贡的故事更能说明德有所得的必要和正确。

  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是中国儒商的鼻祖之一(公元前520-前456年)为孔门十哲之一,经商又有头脑,又讲诚信,达到义利双赢的最高境界。孔子喜欢他,称“始可与言诗而已矣。”但在一次义利关系上,他却受到了孔子的严厉批评。春秋时代,鲁国有一道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到同胞为奴婢而赎回,则国家给以赔偿和奖励。这是德行和经济挂钩,按德分配的先例。这法律被执行好多年,好多鲁国奴婢因此得救回国,这是德有所得的最好实践。而子贡也做了这样的好事,救了鲁国好多奴婢,但他却拒绝鲁国的奖励,结果为道德树立了一个上德标准:“德不求得”。这样一来,赎回奴婢的行为反而没有了。因为人们赎回了奴婢,如果要了国家的奖励,和子贡比则为不义了。如果不领奖励,则大家又不愿干这赔钱的“德行”,这条法律反而因子贡之“义”而行不通了。

  所以孔子批评子贡拔高了“义”的高度,反而“义”不下去了。因而主观之“义”在客观上实为“不义”,是“恶行”,因为他阻止了更多奴婢的解放。

  由此可见, “德有所得”是孔子主张的原则。而中国几千年义利对立早在孔子的批评之例,德无所得是东方之德得不到落实的根本原因。

(三)、解决道德问题的办法:将德分数化、等级化、名誉化、物质化、股份化。

  有人说德有所得的理论很好,但德看不到摸不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